出生背景:
海百合化石,就是一種名叫海百合的動物的形骸化石。這種動物是生長在海洋中的一種棘皮動物,與海參、海膽屬于一個類,在無脊椎動物中算是高等級的門類。因為這種動物的形態,非常像盛開的百合花,所以人們就叫它海百合。
海百合生長于4.5億年前,比恐龍時代還要早2億年,算得上史上最早的生物了。在海相沉積巖中,海百合化石非常豐富。2億3千萬年前,海洋里到處都海百合的影子,所以,海百合化石距今至少也該有兩三億年了。
在云貴高原等地,被挖掘出來的海百合化石較多。在貴州關嶺和貞豐等地晚三疊世層中,保存了很多海百合化石。
性情稟賦:
海百合化石的主要成分為單晶的方解石,顏色通常為白色的,有時因含有三價鐵離子成份,顏色會呈現紅色。
死亡后的海百合,大都定格在灰黃色的沉積巖之中。因為海百合形骸被石灰巖等沉積巖固定,再經漫長地質演變,碳和鈣就在海百合的體內沉積下來。
賞讀價值:
最早看到海百合化石時,覺得它就是植物化石。因為那種看上去像荷花、像百合的圖案之美,就是一株植物在石頭中拼命生長。
所以,賞讀海百合化石,自然而然就得看定格在石頭中,那一株株動物形骸的影子。由此而言,賞石者就得必須了解,海百合這個古老動物到底長個啥樣子。
查資料知道,海百合的身軀大致可分為根、莖、冠三部分。莖一般稱柄,由許多骨板構成,其上常有分支的附支,稱為根卷支,有附著作用;冠由萼(即體盤)和腕構成,萼呈杯狀或圓錐狀,背側由石灰質骨板組成,具口、肛門、步帶溝,步帶溝內生觸手,無運動功能,可捕食,腕原始為5個,但由于一再分支而成多個,腕由多數腕板構成,兩側具有許多羽支;根也由若干骨板組成,根部有發展成“貓”或“卷枝”,用以纏結固定海底。
想想看,這一結構近乎荒誕古怪的水中動物,那游牧一樣四處飄蕩著的枝枝丫丫,本身就是呼喚我們,去認識和了解遠古生物進化演變的一部經典傳奇。
據說海百合化石一平米的售價,比北京的房子都還要貴。也聽說稀有,價值動輒以上千萬元計。其實,在我看來,定格在沉積巖之中的海百合圖案,它的地質研究價值,遠勝于我們愉悅心靈時的那份短暫快感。畢竟,生命演進征程中,生存環境的變化與變遷,對我們來說,才是最最重要的。
當然,震撼在它“似花非花,不敗之花;似畫非畫,不朽之畫”大美中的我們,最該記住的就是:在我們尚未被生物界接納,海百合的影子或者說靈魂里,就已開始預設,我們現在的模樣。